本篇文章2818字,读完约7分钟
宋、微软、ibm、亚马逊、雅虎、英特尔等It巨头已经在云计算领域部署多年,开发了不同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和相关应用,创新了云计算技术和产品,吸引了企业级客户。现在,中国用户永远看不见、摸不着的“云”不再遥不可及,而是随时可以登陆。
去年12月20日,亚马逊推出了其云计算产品aws(亚马逊网络服务)的中文网站,这可能意味着亚马逊的云服务将很快进入中国。对亚马逊而言,如果它在中国大陆设立机房和服务器,就能有效解决网络问题,让中国互联网公司能够使用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
就在aws信号发布前一个月,微软还宣布与国内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世纪互联网达成合作,实现微软企业云服务office 365和windows azure在中国登陆。虽然windows 8暂时还不能拓展其在移动终端市场的领域,但微软已经通过其早期的云计算布局稳定了企业市场。
在路透社对2013年it企业的展望中,谷歌和亚马逊显然必须在云计算领域展开直接竞争。
毫无疑问,云计算将对互联网应用、产品应用模式和lt产品发展方向产生影响,并将成为未来重要的信息平台。云计算及相关服务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对企业而言,对云计算的依赖也将增加。
不要上台,先挑战
着力创新企业商业模式
“云计算”时代已经到来:国际研究咨询机构gartner估计,2013年云服务的增长将占到it行业的三分之一,2014年全球云计算服务收入将达到1488亿美元。
在这个领域,ibm和微软之间的竞争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2009年3月底,包括amd、emc、sun、sap、vmware等业界知名芯片、存储、虚拟化和软件在内的数十家制造商和组织联合签署了《开放云计算宣言》,为开放云计算制定了一些原则,以确保未来云计算的互操作性。
然而,这一声明也遭到了云计算先驱的抵制,如推出azure平台的微软、以其ec2(灵活计算云)而闻名的亚马逊、谷歌应用、谷歌和salesforce等。这些公司拒绝签署声明。
行业分析师认为,那些需要标准的制造商或组织实际上是为了自身利益而签署声明。他们在云计算的竞争中落后了,所以他们应该使用标准来简化开发速度,以便赶上自己。Ibm和微软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2010年,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明确表示,该公司将把未来发展押在云计算服务上。当时,ibm已经在并购上花费了200多亿美元来开发云计算,并在那一年开始推出网络软件,再次在公共云计算市场对竞争对手微软发起指控。
事实上,早在2008年,微软就发布了自己的“windows azure”云计算计划,旨在创建一个操作系统,让用户在使用windows时有更大的灵活性,这样企业就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网络上运行某些程序,并委托微软在其大型数据中心处理某些任务。通过azure,微软希望凭借其在软件领域和行业的影响力以及大量现有的企业客户,发展自己的云计算市场。
当时,《商业周刊》评论说,如果azure成功,windows无疑将成为微软手中的“利器”,因为许多公司和个人消费者已经知道如何制作和运行基于windows的软件,而azure可以引导他们轻松地将这些软件扩展到网络领域。
在it巨头的云计算布局中,最直接的受益者是使用云服务的企业。可以说,云计算催生了虚拟化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应用将嵌入到虚拟机中,从而为企业降低了大量的硬件成本。与此同时,大容量数据存储的发展继续引领,这将改变企业传统的it交付模式,进而帮助企业创新业务模式——当然,他们也是这些巨头争夺的客户。
登陆后的云之战
“摘水果”更能考验智慧
经过各大巨头数年的布局,云计算现在已经进入采摘果实的阶段。巨头们需要做的是将目标用户吸引到云端,体验在云端的日子有多舒服。
2012年12月20日,微软致力于培育基于windows azure的云生态系统的“云加速器”迎来了创业团队的首个展示日。微软试图借助windows azure微软azure平台,通过技术开发和创新来构建自己的云生态系统。
“中国已经进入云实践时代,微软致力于推动云生态系统在中国和R&D的快速发展和相关创新。除了云加速器项目,微软还与上海和北京市政府、世纪互联网、用友软件(600588)、pptv等众多政府和企业合作伙伴合作。,共同打造windows azure在中国的生态系统和产业链。”微软亚太R&D集团董事长张亚勤在微软云加速器展览日表示。
曾参与微软“云加速器”一期工程的北京易云剪刀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戈表示:“windows azure帮助我们节约成本、节省开发时间、增强用户体验、加快初创企业的发展。”在windows azure的帮助下,一些处于起步阶段的初创企业最早只需3小时就实现了业务的全球部署,运营成本降低了70%,系统性能提高了15倍。
目前,微软在云计算方面表现出相反的开放性。张亚勤表示,参与“云加速器”项目的团队不会被迫开发与微软直接相关的应用程序,并且可以在两年内获得使用云的权利。这种吸引人的“体验价格”对许多创业团队非常有吸引力。
但是微软的竞争对手并没有停止。
拥有众多大规模数据中心的亚马逊,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并稳坐云计算服务之巅。2006年,亚马逊推出了灵活计算云服务,允许中小型软件企业根据自身需求购买亚马逊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
最近,除了准备在中国部署自动气象站,亚马逊还在美国、爱尔兰和日本推出了超低成本的云存储服务“冰川”。使用冰川的企业用户每月只需花费1美分就可以存储1gb的数据。这项服务是为预算有限的中小型企业定制的,可以帮助企业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存储管理。
就连正在经历转型的戴尔也希望在云计算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在aws进入中国的消息发布后不到一周,这家老牌个人电脑巨头宣布将与四川爱普网络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戴尔”?爱普云计算中心正式投入运行。然而,戴尔的云计算规模显然与巨人相差甚远。根据戴尔的信息,云计算中心主要服务于成都的中小企业,初始投资为5000万元,预计将支持约2000台虚拟主机。
然而,戴尔可能只是未来进入云计算的众多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与他们相比,英特尔是硬件行业云计算的最大赌注。早在2008年7月,惠普、英特尔和雅虎就联合创建了一系列新的数据中心来推广云计算技术。2009年6月,惠普、英特尔和雅虎加入了开放卷云云计算项目(open cirrus cloud computing project),这是一个具有多个数据中心的全球开源测试平台,旨在推动云计算的研究。
尽管英特尔在移动处理器领域遭遇了暂时的挫折,但经过多年的实践,它在为云计算开发的服务器级处理器方面没有对手。现在,在云计算的基础设施运营服务级别(iaas)方面,英特尔拥有从后端服务器处理平台到前端桌面甚至移动终端处理平台的集成和完善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在软件运营服务(saas)和平台运营服务(paas)层面,英特尔也完成了自己的布局。英特尔对云计算的最大抱负是推出开放数据中心标准。如果实现了这一点,跨云的数据中心将在翻译中进行切换,并且无论谁的徽标被张贴在云上,它对英特尔都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