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9字,读完约4分钟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所近日发布的《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3)》(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与计算机行业的摩尔定律相比,移动互联网终端的硬件、软件、应用和流量在短短六个月内都有所升级或增加。在过去的几年里,操作系统全面转型,安卓占据主导地位,在中国独立操作系统的份额不到1%。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所的统计,中国用户的手机更换周期约为24个月,远远领先于功能机时代的40个月。对于制造商在2012年推出的四核手机,统计数据显示,四核手机在2012年中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中所占比例不到8%。
以下是白皮书中描述的一些趋势:
移动互联网以六个月为一个周期快速循环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由微软和英特尔组成的wintel阵营作为产业轴心,按照摩尔定律和安迪·比尔定律,在18个月的周期内共同推动了计算机产业的升级和发展。移动芯片的设计与制造分离、soc模式和交钥匙模式、多样化的传感器设备和交互模式等。推动了移动智能终端硬件平台的迭代速度从摩尔定律的18个月缩短到6-12个月甚至更短。目前,终端硬件、软件、应用程序和流量正在以惊人的一致速度升级或增加,时间只有短短的六个月。
操作系统模式已经完全改变了
2008年,由诺基亚主导的塞班系统占全球市场移动操作系统年销售额的52%,之后受到ios和android的严重影响,2012年第三季度仅占2.6%,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苹果ios于2007年推出,2012年第三季度其市场份额为13.9%。安卓的市场份额从2009年的3.9%上升到2012年第三季度的72.4%,其规模成功甚至超过了塞班最辉煌的时期。
国内独立操作系统一般不超过1%
2009年,塞班系统仍占中国移动操作系统市场年出货量的74.7%。随着安卓系统吸引中国企业大规模、开源、免费地进入智能终端领域,它已经迅速成长为市场的主导力量。截至2012年底,安卓已经占据了86.4%的增量市场。在其他系统中,symbian只占2%,苹果ios占8.6%,windows占1.2%,国内独立操作系统一般不超过1%。
四核智能手机不到8%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所的统计,2012年,四核在中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中所占比例不到8%。2012年,三星、英伟达、高通和mtk等主流芯片制造商都推出了四核芯片,紧随其后的是英特尔的四核平台bay trail。由于四核芯片的高成本、不成熟的功耗优化、基于多核架构的操作系统优化以及适用于四核驱动器的优秀应用数量有限,四核芯片还没有被终端制造商大规模采用。
用户的手机更换周期约为24个月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所的最新统计,中国用户的手机更换周期约为24个月,远远领先于功能机器时代的40个月。在基本消费规则的变化下,智能手机几年来的高速增长并没有放缓的迹象。在经历了2010年和2011年超过50%的快速增长后,全球智能手机在2012年上半年录得43.7%的增长率,半年累计出货量达到2.98亿部。2012年,中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超过了2012年之前的历史总出货量,总出货量为2.58亿台,增长率为167%。
使用应用程序超过网络使用时间
在许多国家,用户使用应用程序的时间比使用网络(浏览器)的时间多。全球应用程序的下载和创新数量正在加速增长。在应用商店领域,苹果和谷歌是两个占主导地位的公司。截至2012年底,苹果应用商店有775,000个应用,下载量超过400亿次;谷歌应用商店有700,000个应用,下载量超过250亿次。到2011年,全球应用商店的总下载量只有360亿次。受终端、网络和标准设置的限制,网络应用商店在未来2-3年内不会超过现有的应用商店成为主导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