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58字,读完约5分钟
费(马/文)ipv4地址已经用尽,向ipv6过渡势在必行。全球开始向ipv6大迁移,国内三大运营商也确定了各自的目标。据费翔说。中国移动明确表示,将大力发展基于td-scdma/td-lte的ipv6移动互联网,而中国联通遵循三个过渡原则来分配和推动ipv6的顺利部署,中国电信表示,计划实施网络升级和改造,推动下一代互联网从试用走向商用。
中国移动:td-scdma/td-lte是主要的
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研究所所长邓辉表示:“中国移动将致力于发展ipv6移动用户,实现流量向ipv6的转移。”从网络、终端、业务三个关键环节入手,联合上下游单位,成熟ipv6,大力推广移动互联网。”
据了解,中国移动已将ipv6纳入td-lte的基本要求,并对核心网和终端提出了具体规范。规定核心网的每个网元需要支持ipv6终端用户接入和服务接入以及网元间的ipv6分组传输。但是,除了sgi接口,其他接口仍然可以由ipv4承载。
在终端方面,首先,中国移动已经完成了各种终端的ipv6技术规范,包括手机/平板电脑、mifi、数据卡等。
同时,加快ipv6芯片产业链的成熟。据有关人士透露,中国移动在前期工作中已经推出了2款支持ipv6的td-scdma终端芯片和6款td-lte芯片,但终端厂商仍需继续深入研究,加快推出更多种类的芯片。值得强调的是,在ipv6芯片的开发过程中,厂商应该注意tdd/fdd和lte/3g/2g的共模问题,支持所有模式的ipv6。
邓辉表示,中国移动将在2013年5月左右开始收集ipv6移动终端。因此,他建议各终端厂商完善ipv6功能,如加快操作系统对ipv6的支持,重视android系统对ipv6的二次开发,尽快生产出来,以满足未来ipv6市场的需求。
在业务方面,为了取得更好的ipv6登陆效果,中国移动将选择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东等10个业务用户基础较大、业务平台集中、地方经济水平较高的省份,推进ipv6试商用和登陆。
此外,中国移动最初计划到2013年底改造4个业务基地和10多个自有业务平台。到2015年底,所有自营业务将逐步支持ipv6,预计2016年后,这些业务将完全满足ipv6的相关要求。
中国联通:三个过渡原则下的平稳部署
中国移动表示,到2015年,其所有业务都将支持ipv6,而中国联通希望实现ipv4和ipv6的无缝互通。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中国联通将采用“平稳过渡、技术创新和业务驱动”的三大过渡原则,实施分布式实施,推动ipv6的顺利部署。
中国联通集团技术部副总经理马琰表示,中国联通已经通过了研发和测试阶段,并组织完成了2008年奥运会ipv6视频应用等10多个cngi重大项目的研发。同时,还在三个城市组织了内外部现场规模测试网络的建设。
目前,中国联通正处于商业化试点和规模化部署阶段。因此,将从商业网络部署、自营业务转型、地址资源储备、标准规范、内场验证、idc转型、支持系统升级和用户终端升级八个方面全面推进ipv6的商业部署。据估计,到2013年底,将有300万宽带接入网用户开展移动互联网ipv6测试。同时,自营业务转型和支持系统升级将于2015年底完成,ipv4和ipv6将实现无缝互通。
此外,预计2015年至2020年将进入普遍发展阶段。“届时,中国联通将全面推进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业务应用,全力支持ipv6,开展ipv6特色应用。”马琰说。
中国电信:分阶段实施网络升级
与中国联通在三个过渡原则下的分布式实施和平滑部署类似,中国电信也将分阶段部署,从商业试点示范到大规模商业部署,开展ipv6商业部署,推动下一代互联网从试用走向商业使用。"
“2012-2013年,中国电信主要承担了全国下一代互联网专项工作,推动了ipv6技术和网络覆盖的发展,为大规模商用做好了准备。从2014年到2015年,我们推动了ipv6规模的商业化部署,在部分地区提供了纯ipv6接入,并完成了所有省级支持系统的升级。除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城市网络外,我们基本实现了ipv6覆盖。”中国电信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志华玲说。
中国电信不仅进行了网络升级,还实施了ipv6业务。例如,湖南推出了中国首个采用ipv6的物联网工业应用,并通过smart6和ds-lite等ipv6技术支持博鳌亚洲论坛。
此外,在ipv6宽带接入能力方面,中国电信已经支持无锡、长沙、南京等城市的ipv6宽带用户接入,预计到2013年底将陆续开通北京、上海、广州、xi等20多个城市。
值得强调的是,在终端方面,对于即将到来的lte时代,志华凌表示希望每一款发布的手机都能支持ipv6。“与此同时,北京研究院还提出了一种不依赖芯片支持ipv6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实现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并在省级公司成功测试验证。”志华玲说。
据了解,中国电信制定了完善的ipv6移动终端技术/测试规范,推动了行业标准的完善,积极推进了移动终端的ipv6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