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03字,读完约9分钟
编者按/仅在两年内,一个名为微信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就引发了一场舆论大辩论。中国移动负责人提议向腾讯收取服务费,甚至作为主管部门的工信部也站出来表示支持运营商的收费建议,而终端的3亿用户在这场辩论中毫不意外地站在腾讯一边,指责运营商强势唯利是图。到目前为止,这场争论的结果仍不明朗,中国移动的服务和业务确实受到了微信的影响。然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倾向性态度迅速加剧了网民对垄断国有企业和主管部门的不满。任何辩论都需要一个基本事实作为基础,也需要所有各方以诚意和远见采取行动。此外,中国电信运营商国有垄断的现实也应该考虑公众的意见,如果仅仅是他们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就很难说服公众。我们希望这场辩论将成为电信运营商加快升级改造、移动互联网建立顺畅运行机制的催化剂。 一场由应用引起的战争 在通信行业,没有比微信更激烈的收费争议。原因很简单。微信有3亿用户,涉及的利益太多了。 作为事件的当事人,腾讯和运营商在背景实力上不属于同一水平。微信只是一个固定在运营商网络上的产品。然而,由于用户数量巨大,原有的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微信用户也是运营商的用户。由于运营商提出了“不和谐”的收费标准,用户更加支持腾讯,网络上对中国移动为首的电信运营商充满了讨伐和不满。 如今,微信收费不再像“口水战”那么简单。3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出席第二届岭南论坛,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协调解决公众普遍关注的运营商微信收费问题,并将考虑运营商的合理要求。目前,已要求运营商制定解决方案并提交给工业和信息化部。 据中国移动内部人士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移动的市场部负责微信问题,中国移动的微信收费计划尚未成形。 运营商——腾讯——用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之间的博弈正在升温。 他们自己的想法 这场纠纷是由运营商发起的,现在双方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三大国有通信运营商和腾讯。 2012年12月5日,在“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中国移动总裁李月友发表了讲话,作为“中国移动推进微信收费”的出发点和重要依据。李越说:“原来的机制不适合传统运营商的网络设计。中国移动和腾讯应该互相沟通。如果每个人都不沟通,如果没有良好的相互合作机制,所提供的服务就不会长久。” 这个半和谐、半威胁性的“邀请”并没有立即得到腾讯的公开回应。腾讯马在两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首次给予积极回应:“微信在一定程度上也为运营商增加了不少流量收入。” 运营商没有为这种“求爱”付费。在3月14日的中国移动业绩发布会上,中国移动总裁李越表示:“在与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应用的竞争中,我们必须强化自身优势。” 中国移动正式向微信宣战。起初,它相当稳定。虽然双方有争议,但还没有达到高潮。然而,中国移动最大的领导人李越和Xi国华站出来单独谈论一种产品,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当时,微信将收费的消息很快开始在网上传播。 事实上,起初中国移动并没有向微信收费的想法。早在2011年,中国移动就已经意识到微信对其业务的影响,并试图从微信产品和业务的细节上分析解决方案。这些措施包括:停止推广微信、kik、whatsapp和其他类似产品,以及通过移动应用商城屏蔽微信。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是2011年才推出的,无法与中国移动的即时通讯工具飞信相提并论。然而,微信爆炸性的增长速度让中国移动大吃一惊。随着这种形势的发展,微信对中国移动的影响不再仅仅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涉及到运营商的核心基础网络。 源自“信令”竞争 中国移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微信对中国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令风暴对网络的影响上,甚至一些地区的通话质量也受到了影响。 信令被定义为专门用于在电信网络的两个实体之间建立和控制连接的信息传输。各种信号在网络中传输,其中一些是我们所需要的(如电话中的语音、互联网上的数据包等)。),而另一个是不需要的(只能说它不是直接需要的)。它用于特殊的控制电路。这种类型的信号称为信令,信令的传输需要信令网络。 信令对成功接通电话和发送短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电话接通的时刻,信令的质量非常高。微信产生的心跳信号将直接影响手机用户的通话质量和短信发送速度。 根据中国移动的内部统计,当微信不发送信息时,它也需要心跳信号。由于微信等ott应用需要保持在线,并不断发出信号,这类似于心跳,因此称为心跳信号。因此,李越表示:“腾讯qq占用了运营商大量的信令资源,一些原有的机制不适合传统运营商的网络设计。” 李越指出的传统运营商网络设计是指中国移动的2g通信网络。由于2g通信网络主要用于通话,剩下的信令渠道很少,微信需要持续发出信令才能保持在线,这将导致通信网络拥塞,影响通信质量。 关于微信收费的官方评论也相应提出。运营商非常清楚,已经拥有3亿用户的微信,不能简单地通过阻止应用程序和类似产品之间的竞争而被击败。即便是当年通过政策干预将skype驱逐出中国的方法也不适用于微信,限制微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收费。 “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微信对中国移动的影响现在还不明显,但微信的未来趋势非常激烈。”中国移动内部人士表示。 事实上,在此之前,中国移动也要求腾讯进行协调,比如如何从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降低微信的心跳频率。 但这种“协调”从一开始就不会顺利。如果我们降低微信的心跳频率,腾讯将会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虽然微信有很多用户,但就在线时间而言,它还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品。事实上,腾讯甚至还没有实现微信最基本的商业化。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进行技术改造,我们肯定会失去用户体验。 然而,已经上升到国家监管当局的局面不会陷入僵局。在4月7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表示:“技术升级是解决交通压力的好办法。通过优化心跳机制和优化网络,可以很好地解决流量压力问题。”当时在会场的腾讯ceo刘炽平也表示:“腾讯将与移动合作。”腾讯准备了许多技术解决方案,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4月10日,腾讯通过电子邮件宣布已经启动2.5g网络优化计划,目前正在与运营商运营维护部门讨论信令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的担忧 “由于三大运营商之间没有达成共识,微信收费最终可能会以书面形式执行。”易观国际的分析师胡勇说。 根据顶级运营商公开谈论微信威胁理论的次数,中国移动有5次,中国联通(600050)一次,中国电信一次。 中国电信内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国电信尚未开始规划收费计划。”然而,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中国移动并没有真正讨论如何收费,其计费系统也没有对其进行测试。 中国移动如此激烈反应的原因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它的主要收入来自基本服务,如电话和短信。凭借强大的2g网络,中国移动拥有中国最多的移动用户。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数据业务日益增多,对3g网络的需求日益凸显。原本属于通话、短信等基础服务的3G网络已经无法忍受了。 由于国家政策和其他原因,中国移动受命建设一个由中国自主开发的td-scdma(3g)网络。然而,该网络技术还不够成熟,建设成本巨大的3g网络无法被中国移动使用。通信网络的建设成本很高。例如,通信网络由一个基站连接。除了每个基站的设备之外,租房或买房的成本高达几千万甚至上百万元,基站的辐射范围只有几公里。事实上,中国移动并不缺钱。其最新季度财务报告显示,中国移动的收入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总和。然而,中国移动已经看到了数据服务的前景和威胁,在这方面显然“先天不足”。由于3g网络的失败,中国移动几年前就开始规划td-let(4g)网络,以适应数据时代。 “现在微信对我们最大的影响是彩信。通常,彩信的费用是1元钱。中国移动每月的数据流量是5元3000万包。5元钱只能发5条彩信。现在它可以断断续续地在线一个月。”中国移动内部人士向记者分析。 中国移动不想支付的另一个成本是:主干网的租金。可以理解,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数据交换来自骨干网络传输。然而,由于历史原因,90%的骨干网络资源掌握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手中。因此,通过中国移动网络产生的所有数据流量费用都需要先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结算,然后才能放进它们的口袋。 当然,迫使中国移动在微信上“割刀”的主要原因是微信占据了信令渠道,影响了移动网络的质量。中国移动是中国高端用户数量最多的运营商,其服务质量显然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在中国移动td-let(4g)网络被广泛使用之前,中国移动必须防范高端用户,防止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借机“挖人”。毕竟,中国移动目前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联通和电信。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想向微信收费,但由于他们的3g网络相对成熟,微信对其并不重视。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想通过微信遏制中国移动的发展。”易观国际的分析师杨过说。 “像互联网领域一样,用户是通信领域的王者。随着国家放开虚拟运营商许可等政策支持,用户竞争将变得越来越激烈。”胡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