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26字,读完约2分钟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期间,在论坛秘书处和《展望周刊》共同主办的“移动互联网:热点冷思考”圆桌会议上,“微信收费”问题继续成为各方争论的热点。根据《展望周刊》对3000人进行的调查,71%的人反对收费。
目前,反对微信收费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电信运营商利用其主导地位“强迫”微信收费。第二,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的声明似乎是“有偏见的”。尽管反对的理由不乏偏见,但许多反对声音背后的明显“真相”不容忽视。
首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按市场规律办事已经成为一种规律。作为商业产品,腾讯应该首先决定是否向微信收费,而不是向电信运营商收费。
其次,微信收费与否关系到整个通信行业的健康发展,应该受到政府部门的监管。然而,这种监督应该在详细、科学和全面的调查之后进行,特别是在听取了各方面消费者的真实意愿之后,而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结论性的陈述。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利益分配机制和监督体系已经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现实。以电信业为例,在现有的运营体系下,电信运营商既是管道提供商,也是服务提供商。然而,从管道与服务供给分离的发展趋势来看,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和监管制度。
首先要做的是重新界定利益分配,特别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从而构建健康、和谐、共赢的生态链。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的和谐将使双方受益,而斗争将使双方都受损。要打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互不信任的现状,对产业进行适度的劳动力分配,改变国有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各取所需的局面,将民营企业纳入产业链,促进各自优势的发挥。
政府部门应继续转变职能,更多地从“教练”的角色中退出,转变为“裁判”的角色。对市场的调控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制定规则和建立有利于生态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监管体系上,而不是具体业务操作的管理和干预。
推而广之,新技术的发展将创造新的产业形式,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原有产业。因此,政府部门和企业一方面要保证整个产业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只有通过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和监管体系,政府主管部门才能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千千成千上万的“微信”诞生,创新型国家的梦想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