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85字,读完约9分钟
说到岳麓书院,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古今有名的“朱张会讲”还是激荡三湘的岳麓峰会? 依靠低调才气内涵的教育界“老口”灵岳,接受千年时间洗礼的书院不仅人才辈出,各路“顶级网红(先贤大儒)”争相制卡,从著名理学家朱熹到王阳明,东林学派第二代宗师高世 “只是楚有材,于斯为盛”是什么意思? 岳麓书院不仅是教育人的福地,其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也是文物之宝。 岳麓书院门建于宋朝,现存门建于明代正德四年 挂在大门正上方的“岳麓书院”的匾额是宋真宗奖的御牌匾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对联 但是,真正广为流传的是被称为史上最牛气、最大大气的对句,“只是楚有材,斯为盛”。 清代嘉庆年间,书院进行大修理,完成后,据说门人会请山长(院长)袁名周写对联。 袁名曜用“只是楚有材”指示诸生应对,大家苦思冥想得不到结果,贡生从张中段脱口而出“于斯为盛”。 “上联来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只是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来自“论语泰伯”。 “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到今天为止,很多人对这句对句有误解,湖南人认为调子很高,口气很大。 那个真的误解很大。 其实,对句的“只是”在这里发言,是没有意义的 楚国(特别是湖南)人才多,意味着书院特别繁荣 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名联”赋予了新的意义 9月17日下午,岳麓书院,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正在岳麓书院视察的习近平向大学生们讲述了“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新解:于斯为盛这个“斯”指的是这个时代 明年是第十四届“五年计划”开局之年,是我们开启“第二百年”新征兵的起点 这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你们的年龄正是时候 殷情,溢于言表 康熙题的“学达性天”、干隆题的“道南正脉”的影响,不及这四个字讲堂,是岳麓书院的主体建筑,是书院山长集合学生讲学的授课场所 礼堂共有三个牌匾,分别是“学达性天”、“道南正脉”和“实事求是” 岳麓书院“求实”牌匾 前面两个牌匾分别是康熙皇帝和干隆帝的礼物。 但是,这里重点介绍的是有价值连城的“希世宝物”——“追求真实”的牌匾 其来头没有前两个大小,是1916年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写的,以此为校训 但是,“事实上求是”四个字勾结着中国文化的脉搏,引领着灿烂的中华历史走向美好的未来 几千年来,事实上的求是,经济世界经济的利用一直是湖湘文化精神的核心和精华所在,求真求是也成为许多志士仁人的不懈追求。 《查克同学少年》的剧照 看电视剧《查同学少年》的人,毛泽东、蔡和森、警预等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聚集在岳麓书院。 毛泽东说:“无论怎么养活先贤,只不过是匆匆过客,目不转睛。 只有朱老夫妇留下的这四个字(事实上追求的)是岳麓书院的精华,是湖湘经世使用的根本场所 “历史上毛泽东对这四个字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从1917年到1919年,毛泽东两度寓居岳麓书院的半步斋,日夜研究“事实上求是”的匾额,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后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又丰富地迅速发展了“事实要求”的内涵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一切。 “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请求”是我们研究的 之后,明确了“事实上的要求”是中央党校的校训 毛泽东说的事实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事实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也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120周年的座谈会上说:“我们应该坚定实事求是的信念,增强实事求是的本领,时刻牢记实事求是,付诸实行。” 从岳麓书院的校训到湖湘文化的精神核心,再到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简单地承载着四个大字,承载着活着的中国文化传承迅速发展的脉搏。 岳麓书院山长待遇竟然是这样好的小知识tips“山长”即院长,是书院教育、行政的主持人 “山长”的名字始于唐末5代,宋以后的书院中多沿用山长的名字 岳麓书院在建院初聘请的掌教人大多是学行兼优、住在山林不服侍的士大夫 迅速发展后,也有邀请地方学官兼任书院的山长,元朝暂时以山长为朝廷学官,此时也称为山长,但名副其实地不一致。 到清干隆为止,朝廷统一改名为院长 所以从岳麓书院山长的历史来看,其中很多都来自国家官学系统,或者有任官经验,有很深的官方背景 岳麓书院山长官学校友或任官经验统计表 周式像 这里重点介绍的是岳麓书院第一本史志上记载的山长——周式 周式主院时,岳麓书院处于北宋最繁荣的阶段 这个人才华高八斗,品行优良,当时很有名,历史被称为“学行兼善,特别是行义萧称”,学子们陆续来到这里学习,几年间在岳麓书院聚集了数百名学生。 宋真宗召唤周式 他学校成绩很高,风闻天下,大中祥符八年( 1015年)受宋真宗亲自传唤,迷上了真宗 北宋时代,为了了解经常有从朝廷那里得到书的恩赐的书院,皇帝特别召唤的书院的山长非常稀少,周式受到的礼遇之高可见一斑 据说真宗被任命为国子监的主簿,打算留在宫中讲课 但是,因为周式不爱仕途,所以拒绝了皇帝的好意,一心要求他回岳麓山执教 宋真宗的手迹 真宗为此感动了脸,必须答应他,赠送了鞍马、内府的书籍。 其中有当时的“高科技产品”雕版印刷九经,有“岳麓书院”的匾额 至今书院仍保留着明代岳麓书院刻石,是真宗的笔迹 之后,岳麓书院声望更高,出现了“鼓笥登堂者络绎不绝”的局面 除了在周式上享受皇帝vip的礼遇外,岳麓书院的其他山长也被高度评价 比如清朝的时候,山长罗典过了70岁的长寿,当时的湖南学政钱以全省儒教的长度被称为后辈,恭作《罗慎斋前辈七十寿序》为此庆祝 罗典八十岁时,还有三品大佬湖南按察使清安泰来书院拜谒 岳麓书院院长的超级待遇,不仅尊重身体,而且薪资待遇也很好 干隆年间,“岳麓书院掌教每年束脩银三百六十两,每月工资银七两,每年酒席银四两,生辰、端午、中秋,年节各节银六十五两,每年四百六十五两。 或者由于另一次延期,聘礼临时酌量送去”“每年十一个月,吃米二十二石” 此外,还配备了专业的厨师、火夫,据说“一名厨师、一名火夫、每月每人吃银六分,每年吃共工银十四两四分”。 嘉庆年间,随着经费的增加,岳麓山长的报酬更上楼,总收入更是白银516两以上 这种名利双收的职业,绝对是现代家长们最能看到职业top1 但是不要让成千上万的人认为当时所有的山长都能享受这个待遇 干隆年间,城南书院的山长对岳麓书院的山长的待遇相当低,难以置信的情况下,请看两院山长收入的名单。 干隆年岳麓,城南两书院山长收入明细表。 只能感叹“没有针就不会受伤” 在岳麓书院上学的体验和现在的自费学校不同,古代在岳麓书院读书是非常体面的事情 以清代为例,岳麓书院的学生在院学习时,不仅不需要支付学费,还有补助金和奖学金:正课生每月至少有一两个奶油银吃大米的三斗。 待遇之高堪比现代的“白领” 当时,岳麓书院的门夫、堂夫、斋夫等员工必须知道,人均每月工资也不过是银六分、米二斗。 考虑到诸生报考奖、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饭量的大小、职工的劳动饮食保证基本生活、养家糊口等因素,岳麓学生的地位之高是不言而喻的 读书待遇很好,确实是件辛苦的事 《岳麓书院学规》碑 岳麓书院的教学安排通常在正月开馆,2月开课,12月休馆,学校时间从年到年末,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休假和每月两天的假期,其余时间在书院学习,出院,而且旷课三天就补课。 另外,每月2次,考试2次集中上课,考试复印件从《四书五经》到程朱之学习了甲、汉、欧、曾经一些复印件等。 相比之下,现在的学校真的很幸福! 岳麓书院的哪个名师和名学生地人胜,人在路上保存 历代,岳麓书院不缺少以文化传承为己任的硕学鸿儒,他们不仅自己寻找梦想,而且兢兢业业地作为别人的向导人工作 宋代有名的学者周式关心山区院子里的学生,所以婉拒宋真宗授予国子监主簿的任命。 南宋时期被称为“东南三贤”的著名理学家张寇,倾注了他的心血,使岳麓书院成为全国有名的理学重镇湖湘学派的学术基地。 成为张嶷和道友的文化巨人朱熹,将在岳麓书院授课两次……此外,元朝刘必大、刘安仁、吴澄、明代陈钢、杨茂元、王守仁、张元钦、邹元标、吴道行、清代车万育、李文炤、王文清、罗典、欧阳厚均、王谦 他们孜孜不倦,世代相传,成就了许多多志高远有才能的学者,使这家书院永远焕然一新,一直发挥着强大的文化吸引力和思想创造力 岳麓书院学子的培养不拘泥于以应对以前传来的科举考试为中心的“人才”,重视文韬武略、宣扬的济民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视察时表示:“湖南大学的前身岳麓书院在历史上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经济人的才能。” “从宋代的《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到清代的《中兴大将,什九湖湘》,岳麓书院从深厚的文化基础,培养了一代栋梁的才能。 以近代中国为例,以陶澍、魏源、贺长龄等为代表的经世改革派、以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为代表的洋务运动领袖、以谭嗣同、唐才常、熊希龄等为代表的维新变法志士、以黄兴、蔡锷、陈天华等为代表的民主革者、杨昌济 无数岳麓书院的学子以天下为己任,成为历史天空闪耀的群星 来源|长沙晚报封面图|黄汞玲原标题:“你是这样的岳麓书院吗!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