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15字,读完约5分钟
原创 晨晓 魔都小哨兵sh
烈日暴走想喝冰可乐,大雨倾盆想买雨伞,饥肠辘辘想要果腹,此时转角出现的便利店,无异于是沙漠绿洲、生命之光。
这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是不是也曾出现在你的生活中?星星点点洒落在上海街头巷尾的便利店,用几十年的时间,诠释了什么是温暖、便利和高效。
开启哆啦a梦的口袋
计划经济时代的上海,商店雷打不动9点营业、17点打烊,你上班它开门、你下班它关门。这种状况持续到了1968年,上海悄然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全天候营业的商店——“星火日夜食品商店”。
这是一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食品店,糖果、腊味、杂货、饮品、特产、干果,每一个老上海人记忆中的美味,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这还是一家“不务正业”的商店,提供公共电话、借针送线、问路指南、避寒歇脚、送医送药等服务,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
这家国内最早的“便利店”,不仅点亮了老上海的夜,也影响了无数上海人的生活习性。
“百家争鸣”
上世纪九十年代,伴随上海的加快快速发展,外资、国资、民资纷纷试水便利店,以这种全新的业态刷新了上海人乃至中国人对产品和服务的认识。
1993年,上海街头出现了第一家“引进海外7-11经营模式的便利店”——百式便利。这家由港资驾驶的“改革创新者”打破了上海的以前传下来零售业,以跟7-11相似的logo与相仿的理念,推动新的生活理念从此生根发芽。
不久后,本地的粮油系统也进入这片蓝海,从开设4家连锁便利店,到改建小型商业网点、粮油店,高峰时其数量曾经占据上海便利店的半壁江山。
1996年,“一直为你开着的罗森”登陆上海,以当时市面上基本看不到的新颖食品、暖心的服务,带着“神奇”“时髦”“洋气”的光环,迅速成为当时的网红。
就这样一路高歌猛进,到了1997年,上海已有约1000多个便利店。那一年,上海每个人平均gdp预计达3000美元,过半的客户希望就近购物。也是在那一年,上海规划到年在市区每隔500米开设一家便利店。
千店千面,优胜劣汰
经过数年市场竞争,2000年,上海的便利店企业仅余联华便利、良友、可的、梅林正广和、华联罗森“五虎争雄”。
一年后,来自台湾的喜士多、农工商创办的好德入场。此后两年,上海各大企业品牌便利店以每年新增2000家的超高速疯狂圈地。2004年,全家加入战局。
2005年,上海便利店总数近5000家。
在白热化竞争中,各家便利店拿出浑身解数,立足“便利”二字,就看哪家能离客户更近一步。
选址得精准,靠近居民区不说,全家还挑选黄金地段,到能切断对手客源的地方开店。特色产品很关键,要拽住客户的胃,当年的新鲜事物便当如何做成了各家之争。
背靠农工商的好德,把要点瞄准了社区居民的餐桌,新鲜鸡蛋、大米占c位,还推出送米上门。货物摆放与店招店牌的明亮程度相得益彰,从外部即可一窥无余,方便快速购物。
十几年前的便利店群组,已经深谙“全盘无废子”之道,将刚需和流行放在同一屋檐下,提供精细化服务。
选择上海的理由
知乎上有一句话:“倘若有一天要离开上海,我想带走一家便利店”。
多少年来,遍布街头巷尾的便利店不仅是大多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生活舒适度和洋气度的象征。
上海便利店覆盖率全国数一数二。
弄堂和小路四通八达,便利店可以深入到城市的每一条“毛细血管”。交通枢纽周边也大量布局,繁华如南京东路和人民广场地铁站,大多数出口都伴随着1-2家便利店的存在。
不论是购物中心、小区门口、地铁站,还是弯弯绕绕的偏僻小路,便利店无声胜有声地分散在城市各处,全天候默默陪伴,让你走到哪里都顺手、顺带能花费。
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专门@便利店领域并放大效应。
在听取罗森负责人关于办照办证手续繁琐的“吐槽”后,上海对比性地出台了关联政策,确定对地区总部中的连锁公司试点实施全市“一照多址”,公司只需办理一张营业执照,其所开设的门店备案即可。这一规定推行后,公司不仅申请材料减半,还有望享受当场办结的“绿色通道”服务。
上海不断更新的花费诉求与繁多的花费场景,推动便利店探索升级换代。
作为苏宁易购前置仓和中转站的苏宁小店,负责打通全部订单的最后100米的运送服务,甚至有的店面还提供代收快递、卖彩票和手机维修服务,就差问一句:朋友,你贴膜吗?
罗森会与流行文化符号展开跨界合作,泰迪熊、hello kitty、崩坏3,还有海贼王主题便利店。
清美鲜食除了生鲜果蔬、豆制品,还有烘焙产品、盒饭、速食和半成品配菜,为客户提供从生鲜食品到餐饮服务的一站式购物体验。
便利店为人们提供的服务一直在延伸,也为偌大城市带来一份人情味。上海成就了它们,它们则改变了上海的花费观念和生活习性,也参与塑造了上海的气质。这些小而全的城市之光,是城市最温暖的一个角落,过去是,将来仍是。
(本文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原标题:《【有情有意】上海便利店的“便”与“利”》
阅览原文
【主题】机会,这里是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