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33字,读完约5分钟
根据时事通讯,国内手机已经在智能手机市场取得了突破。市场研究公司idc最近发布报告称,2012年第四季度,华为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市场份额为4.9%,仅次于三星和苹果;国内另一家知名制造商中兴通讯以4.3%的份额排名第五。
目前,苹果正在走下坡路,许多老牌手机制造商正在苦苦挣扎。如果中国手机制造商能抓住这个机会,很有可能改写全球手机市场。2013年,在取得一定规模收益后,品牌建设和解决利润困境仍是国内手机制造商必须面对的问题。
华为和中兴收获了很高的份额,跻身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五名
2012年,手机市场非常活跃,硕果累累。根据idc的研究数据,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达到7.126亿部,同比增长44.1%;第四季度,智能手机总出货量达到2.194亿部,同比增长36.4%。具体到各个制造商,三星和苹果仍然出人意料地占据市场——第四季度,三星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6370万部,市场份额为29%;苹果以4780万发货量和2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内手机品牌的市场份额表现良好。其中,华为不能将其描述为“一支新生力量的突然崛起”。数据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华为售出1080万部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为4.9%,超过宏达电和lg,跻身智能手机制造商前三名,并首次占据市场份额第三位。与此同时,诺基亚、宏达电和rim(现更名为黑莓)都跌出了前五名。此外,中兴通讯销售额为950万部,市场份额为4.3%,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排名第五。
也就是说,第四季度,在全球五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中,中国手机制造商占据了两个席位,这成为国内手机发展的里程碑事件,足以表明国内手机正在走向世界。事实上,在智能手机浪潮的推动下,国内手机在硬件、产品价格、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内手机的崛起也越来越引起国际市场的关注。
把握时间窗口或改写市场结构
2007年,苹果iphone的诞生带来了手机市场的一场革命。在利润的驱动下,传统手机制造商、互联网公司、芯片制造商甚至杂志销售商蜂拥而至,智能手机领域的扩张速度令人惊叹。现在市场已经进入发展的中期阶段,2012年既是丰收的一年,也是动荡的一年。
苹果正在走下祭坛。苹果在库克时代的各方面表现似乎都不尽如人意。该公司的最新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其净利润和收入增长率均创下新低——2013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增长率创下了过去10年所有季度0.1%的新低;收入增长率为四年来最低,去年同期为463亿美元,同比增长73%。最近,有报道称新加坡和香港市场出现了“苹果疲劳”。据研究公司statcounter称,在新加坡,苹果产品在2010年占据主导地位,但在2012年,苹果在新加坡的移动设备市场份额(包括ipad和iphone)迅速下降,从72%降至50%;在香港,运行ios的设备比例约为30%,而一年前为45%。
一些曾经著名的手机制造商在不堪重负后开始努力自救,但效果似乎没有这么快显现出来。Idc数据显示,2012年,诺基亚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从2011年的7700万部下降至3500万部;Htc的出货量从4400万台下降到3300万台;黑莓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从5100万部降至3300万部。
由此可见,这些手机巨头正处于转型低谷,这无疑是中国手机制造商崛起的好时机。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国内制造商很可能会改写全球手机市场。
低利润和品牌短缺:2013年国产手机不可避免的障碍
当然,要解决低利润和“品牌短缺”的问题并不容易。2013年,国产手机的日子显然不会太容易。
国产手机之所以能在出货量方面获得丰收,与它们的成本效益优势密切相关。Idc分析师kevin restivo认为,独特的制造商可以通过低价产品迅速获得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华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中国市场,国产手机不断打出“高性价比”的牌。根据市场研究机构嘉汉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国内手机的总份额已达81.7%,其中80%以上是价格在1000-2000元之间的智能手机。然而,低价格意味着低利润,国内手机制造商普遍陷入了既赔钱又赚钱,既增加收入又不增加利润的尴尬境地。
更致命的是,长期以来一直在争夺市场份额的国产手机在用户心目中形成了低端印象,这使得国内制造商更难在它们背后建立高端品牌形象。苹果中国研究总监汪洋表示:“目前,华为和中兴销售的产品价格和利润普遍较低,而其竞争对手诺基亚、索尼和黑莓都是消费电子行业的巨头,他们的产品一直锁定在高端市场,这是消费者的心中。”拥有更强的品牌影响力。”
此外,虽然国内手机已经取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但与苹果、三星等领先企业相比,终端、软件和应用服务的组合仍存在较大差距。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总之,在最初的规模扩张之后,国内手机制造商今年需要转型,重点是品牌建设、产品和技术的创新研发,逐步进入高端市场获取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