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73字,读完约6分钟
“去电信”不会“打雷下雨”
人口红利达到顶峰,交通剪刀差增加...这种情况迫使运营商加速转型
《It时报》记者云云图东方ic
本周,中国移动公布了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利润增长几乎停滞,显示出疲态。根据外部观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移动受到ott服务的极大影响。
不能完全说中国移动目前的疲劳是由ott的影响造成的,但运营商面临ott的巨大挑战是不争的事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魏乐平日前表示,运营商必须走向电信,并分析了运营商面临的人口红利高峰、交通剪刀差增多、决策机制长、服务网络架构“重”等顽疾。这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那么去电信化是必要的和迫切的吗?倾听业内人士的意见。
只是做你以前的工作意味着边缘化
“原来,我是一个南瓜,但我决心把它变成黄瓜。社会分工不同,但强制公鸡下蛋是必要的。”最近,一位行业专家在微博上评论了“去电信化”。
“运营商的存在价值仅在于提供基本的通信能力。至于信息服务,省心吧!”一名操作员的员工给出了这样的反馈。
虽然这种声音是零星的,但也代表了一些人对“去电信化”的抵制,反对的主要依据是运营商只需要做好基础服务。
“为上述观点做一个形象比喻,就像飞机和火车被再次开发,总有一条高速公路。运营商的网络通信服务能力始终是基本的,而这部分业务在外界看来可以被视为运营商的一个网点。因此,运营商的基本通信服务将回归基本公用事业,就像水、电、煤一样,而企业将回归普通企业的形象,无论利润有多少,至少不会这么辛苦。”零点咨询公司it电信总监曾伟分析了《it时报》记者。“然而,这也意味着运营商最终只会变成管道。在未来的形势下,产业地位和价值将不可避免地越来越边缘化,利润越来越低。”
通信专家陈志刚认为,运营商当然必须做好基础通信服务,但也没有必要止步不前:“如果运营商有能力、有条件面对新的行业机遇,谁也无权限制运营商只能做的事情。”
曾涛认为,魏乐平的“去电信化”观点具有远见卓识和全球视野,代表了大势所趋。他分析了近年来国内电信业的转型之路,他说:“为什么当时在中国电信的魏乐平在2008年第一次提出‘去电信化’?事实上,当时的情况是固定电话服务开始衰退。面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移动电话市场的优势,电信行业有一种迫切的危机感。王晓初还计划成为“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并扩展到包括行业应用和best tone在内的服务行业。事实证明,这种转变确实代表了未来的趋势。现在中国电信可以说是三大运营商中转型最成功的。”
五年后的今天,“去电信化”再次引发争议。不过,曾涛表示,特别是在今天的形势下,他不认为这种转型创新思维会继续闹得沸沸扬扬,少雨连连:“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成功的运营商,日韩运营商对信息娱乐产业的跨境效应非常好,他们在动漫、音乐、游戏、物联网等方面都发展得很好。为什么这在中国行不通?此外,目前的情况相当清楚,运营商和奥特公司也是敌人和朋友的情况确实发生了。双方的竞争将进一步开放,改革势在必行。”
面对挑战,你必须轻装上阵
陈志刚说,很多人误解了“去电信化”的本质,认为“去电信化”意味着放弃所有以前的运营商模式,包括其基础,并将其纳入互联网企业的思维,这不是一种理性的解释。魏乐平明确表示,“去电信化”是指打好基础,扫清源头,消除阻碍运营商向更先进企业迈进的不合理模式,运营商完全转型为互联网企业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
至于“去电信化”的思想,自提出以来就面临着一定的阻力,因此还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陈志刚认为,主要原因是环境压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对运营商的触动还不够:“当这种论调五年前首次出现时,运营商的主要精力还在行业自身的竞争中。市场仍在增长,用户数量也在增加。来自奥特制造商的外部压力并没有那么突出。”同时,他认为,运营商的制度文化,漫长的决策过程,大型国有企业的背景等因素,导致类似的创新理念暂时不会被接受:“但近年来,企业转型的运营商的基地,独立公司经营,引进外部资本等行为,我们可以看到,观念和机制一直在慢慢改变。"
然而,这种变化的速度和强度似乎与外部压力的快速增长不成比例。曾涛认为,现在运营商面临的形势已经变得更加严峻。正如魏乐平在“去电信化”背景讨论中提到的,运营商的人口红利已经基本见顶,用户数量趋于饱和。近年来,没有太多改革的可持续增长趋势将不复存在。同时,“交通剪刀差”问题困扰着运营商。虽然数据流量业务增长迅速,但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收入。两者之间的差距日益加大,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不可持续的。与此同时,以巨额投资和复杂的网络结构和商业平台为代表的传统技术和商业模式,限制了运营商在面对灵活的ott挑战时轻装上阵。
甚至可以为其他行业提供借鉴
然而,由于中国运营商一方面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另一方面又受到制度的约束,许多专家认为魏乐平提出的一些建议在目前的制度下可能难以实现。业内人士毛认为,运营商转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当许多想法付诸实施时,他们面对的是体制能否放开的现实。
此外,他认为操作符的转换可以作为许多小细节的起点。例如,在商业推广中过于谨慎、过于严肃、没有任何娱乐性是运营商产品不被公众认可的弊病之一:“比如,最近飞信公共平台,作为一个专业的媒体人,我们不知道太多的信息,如何把握公众心理?”
“事实上,‘去电信化’的想法与业内许多人的想法相似,但许多人害怕直接面对它。魏乐平以一个已经退出企业的权威身份来表达这一观点是最合适的。我认为这不一定是一些运营商的领导想说但又不敢说的话。”曾涛很清楚,行业中总有一些想法与改革相矛盾。他认为,这些人不应该选择逃避运营商面临的挑战,把头埋在沙子里。他还说,在讨论“去电信化”时,最有意义的是国有企业改革和技术进步的思路,这是很有代表性的:“如果电信行业可以改变,它甚至可以被其他行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