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36字,读完约4分钟
根据银联发布的最新数据,银联基于nfc(近场通信)的Flash Pay Online终端布局已达到500万台,低于去年的300万台。
然而,在过去两年移动支付经历了爆炸式增长(年增长率超过100%)的情况下,起步较早的nfc支付并没有取得惊人的成绩,尤其是在国内市场,支付宝钱包和“后起之秀”微信几乎垄断了移动支付领域,nfc似乎陷入了尴尬境地。
就在两天前,苹果基于nfc的移动支付产品苹果支付首次走出美国,进入英国市场。目前,苹果支付可以用来支付苹果在英国25万个终端上的手机或手表费用。苹果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大力推广给nfc的市场普及带来了好处。
但是国内的情况更加复杂。金雅拓大中华区和韩国市场营销经理魏辉15日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nfc支付涉及一个复杂的产业链,包括商家、收购环境、nfc发行商、手机制造商、运营商、银行和技术提供商等。如何协调各方关系,实现双赢,是nfc在中国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
Nfc让位于扫描代码支付?
在15日于上海举行的世界移动大会上,移动支付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国移动在会上宣布,其基于nfc的支付工具“套餐”的用户数量已超过500万。在支持nfc的手机上使用套餐应用(移动钱包),用户可以将手机用作刷卡器,这可以用于支付电话费、生活费用、收款和付款、支付订单以及为账户充值等场景。
所谓的nfc意味着无接触数据交换。例如,访问卡和总线卡都应用这种技术。目前,nfc是近场支付的主流技术,用户可以随身携带下载虚拟银行卡的手机(或银行卡)到身份识别终端完成支付。
在nfc领域比运营商更强大的银联也在积极部署离线nfc设备终端。根据其最新数据,中国有500万台终端设备可以通过nfc支付。但事实上,如果把中国庞大的线下交易量作为分母,500万的数字目前还不是冰山一角。
随着蚂蚁金服(Ant Financial)和腾讯微信在线(Tencent微信online)业务的突破,移动支付模式在最近一两年发生了巨大变化,仅支付宝一家就占据了国内移动支付市场近80%的份额。目前,中国主流便利店已经对接支付宝或微信,并逐步将移动支付场景扩展到超市、加油站、医院、公共事务部门、出租车、餐馆和酒店等越来越多的领域。
手机制造商的细微变化也反映了二维码支付和nfc近场支付的不同流行程度。像魅族mx5最近发布的手机一样,它的mtouch指纹识别功能已经与支付宝对接。使用支付宝时,用户无需输入交易密码,只需在屏幕上按下手指即可完成支付,但没有提到nfc功能。在过去的两年里,当许多主流手机在旗舰机型上发布时,nfc是宣传亮点之一。
产业链和用户习惯或约束
早在去年10月,马云和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就讨论过支付宝和苹果公司合作的可能性,而苹果公司一直关注着进入中国市场。然而,由于政策和其他原因,苹果支付进入中国的速度很慢。即使在美国市场,苹果支付目前的市场渗透率也不高,但金雅拓营销副总裁林天祥认为,苹果支付的全球扩张努力对nfc支付的普及有很大帮助。
与支付宝和微信扫描码支付相比,nfc近场支付的上下游产业链更加复杂,从用户端向后推至上游,至少涉及商户、收单环境(银行和卡组织者银联)、nfc发卡机构(运营商、手机终端制造商、银行等)。)、第三方合作伙伴和技术提供商(安全运营商、应用软件、后台解决方案等)。)。魏辉告诉《中国商报》记者,nfc产业链漫长而复杂,协调各方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是推动nfc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用户习惯。面对支付宝和微信通过烧钱补贴商家,年轻用户逐渐养成了用手机扫描支付代码的习惯。银联支付和中国移动、鲍保等nfc发卡机构都面临着巨大的nfc用户教育压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