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83字,读完约9分钟

自2009年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尽管近年来医疗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体制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仍然困扰着改革家。此时,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成为实现医疗改革突破的必要途径。

“未来的医疗理念将朝着小医院、大社区、低成本和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医疗模式将转变为家庭医疗保健模式,未来医院的核心技术将是移动远程医疗和智能集群。”全球医生组织在中国的代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临床研究中国项目负责人史占祥在“智能医学与医疗资源优化配置”论坛上对中国医疗事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重构医疗资源:体制、技术、人才的多重推进

2015年7月15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智能医学与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在清华大学举行。许多学者、专家、医生和企业家聚集在一起,讨论中国未来的医学愿景,实现脉诊医疗改革的道路。

论坛指出,当前我国医疗形势存在供需失衡,医疗机构总量大而分布不均衡,分级医疗模式尚未建立,全科医生储备不足。这些现象的改变不仅需要现代智能医疗技术的支持,还需要医疗体制改革和医学人才培养的协调推进。

分级诊疗:亟待完善的制度

看病难一直是困扰中国的一个大问题。这种“困难”分为两种类型。一个是绝对困难,在偏远地区缺乏医疗保健。普通人(引用603883,会诊)看病极为不便;另一个是相对困难。城市里的大医院人满为患,但是社区医院里很少有病人愿意光顾。昂贵的医疗费用是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医疗支出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医疗需求的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医疗负担将越来越重。这些问题都指向医疗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重构医疗资源:体制、技术、人才的多重推进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院长曾益新指出,中国仅从数字上就建立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目前,中国约有100个国家级医疗中心、200个省级医疗中心、300个地区级医疗中心(地市级)、4000个县级医院、5万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0万个乡村诊所。然而,数量和质量之间仍然存在差距,尤其是在初级保健机构。事实上,中国的医疗卫生供给是一个倒三角,有一个庞大的三级医疗体系,较小的二级医疗机构,甚至更小的初级医疗机构。

重构医疗资源:体制、技术、人才的多重推进

“当前的医疗需求和供给呈现出相反的关系。大量本应由基层医疗机构解决的小病小痛涌向大医院诊治,加剧了看病难的问题。”曾益新指出:“因此,要实现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强大的基层网络化医疗服务体系,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曾益新院士提出的基层网络医疗服务体系的实质是建立分级诊疗模式。上级医疗机构制定治疗方案后,基层医疗机构负责监控,形成网络化的诊疗体系。

以糖尿病为例,曾宜欣院士指出,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除少数例外,大部分的糖尿病治疗都有规范的诊疗标准可循,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可以有明确的分工。一级医疗机构负责实施规范化的诊疗措施,包括初步诊断、生活方式干预、降糖药物治疗、降压治疗和其他常见治疗;二级医院负责专家检查、并发症的专家治疗和复杂的胰岛素治疗计划;三级医院负责诊断分类不确定的糖尿病、二级医院无法处理的复杂情况以及实验性治疗。目前,中国有9700万糖尿病患者。如果他们中的大多数能在初级和中级医疗机构得到治疗,在大医院看病的困难将大大减轻。

重构医疗资源:体制、技术、人才的多重推进

此外,糖尿病等慢性病是医疗费用飙升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慢性病对医疗行业的挑战将越来越突出,医疗费用负担将会加重。在医疗控制费用方面,中国可能希望向其他国家学习,美国的医疗管理方式可能对中国有所启示。

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初级诊断和治疗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史说,要获得管理医疗服务,就必须加入其成员。与医疗保险不同,医疗管理除了保险机制之外,还是看病的机制。

医疗管理依靠两种方法来控制医疗费用。一种是守门员模式,由基层医生承担守门员的角色,病人必须先得到诊断和治疗或转到其他专科。还有一种由护士管理的案件处理模式。在每个病人进入医疗系统后,护士会跟进直到他痊愈。一方面,它保证了资金的合理使用,另一方面,它保证了病人得到合理的医疗。正是由于医疗保健的管理,美国的医疗费用得到了控制。

重构医疗资源:体制、技术、人才的多重推进

在医疗管理之前,美国的医疗费用增长很快。据预测,2013年美国的医疗费用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而美国目前的数字是18%。可见,医疗管理后,医疗费用也有所增加,但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有所放缓。美国的按人头付费和医疗保险相结合的医疗理念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应用。

智能医疗:帮助整合医疗资源

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基层网络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离不开智能医疗的支持。所谓智能医疗,就是通过创建区域性病历医疗信息平台,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和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实现信息化。未来,医疗行业还将融入更多的高科技,如人工智能和传感技术,从而使医疗服务真正智能化。

重构医疗资源:体制、技术、人才的多重推进

电子病历是智能医疗的基础。如今,我国许多医院的电子病历流于形式,只能将纸质病历转变为电子病历。电子病历的价值不在于其形式,而在于通过电子病历提高效率和医疗质量。然而,医院之间形成的信息孤岛仍然难以打破。

郑院士指出:“现在每个医院都在开发自己的信息系统,数据是保密的。从这家医院转到另一家医院,或像过去一样拿着几张报告卡转到另一家医院,所有检查都必须再次进行,而医院不相互承认,也不分享检查结果。”

医疗资源的整合需要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的支持。有必要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网和信息共享,跟踪患者,避免转诊期间的重复检查和不必要的治疗。

石教授还强调,未来的医疗服务体系应该建立一个信息网络。在一个地区,除了医院和社区基本医疗诊所联网外,还应包括国家信息管理系统和保险机构,以形成一个大型数据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现智能医疗的价值。

“一体化的医疗系统是未来全球发展的方向,而良好的信息系统是其发展的关键。”石对说道。

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也是智能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远程社区可以通过远程医疗得到大型医院的支持,如电子机器人(报价300024,咨询)、远程手术、移动电话监控等。移动医疗为患者提供了便利,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交流也更加方便。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病人可以更好地听从医生的建议。

美国的微型电子医疗亭也为我国智能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借鉴。这个医疗亭可以位于社区或医院附近,里面有护士。病人进入后,他们可以通过屏幕使用网络直接与医生交谈。这可以节省大医院的排队时间,降低看病的难度。

如何弥补医学人才的不足?

如果说智能医疗为医疗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提供了技术基础,那么全科医生的培养则提供了人才保障。

要达到分级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培养人民信任的全科医生,引导患者分层次就诊。曾宜欣院士指出,基层医疗机构应以全科医生为重点。不幸的是,目前在中国很少有全科医生。根据卫生部去年的统计,我国注册为全科医生的医生只有14万人左右,其中只有4万名医生完成了5年和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而且大部分医生已经转学为全科医生。

重构医疗资源:体制、技术、人才的多重推进

全科医生短缺的原因一方面是以前对全科医生的培训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全科医生在经济、社会地位和职业发展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中的许多医生看不到职业发展的未来。因此,全科医生队伍的建设需要相应的人事制度的完善。

此外,为了弥补医学人才的不足,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医生多点执业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廖新波指出,随着医院人事制度的改革,医生将向社会人转变,鼓励医生多点执业。他认为医生的执业不会影响医疗质量,但会加强个人修养,医生会通过加倍努力赢得声誉,获得患者和医院的认可。这也需要有效的监督。

重构医疗资源:体制、技术、人才的多重推进

此外,石教授还强调了博士队伍的建设。“未来模式的改变是从“我”到“我们”,从我作为医生到我们的医生团队。医生不是以个人为导向,而是以团队为导向,并意识到从我的病人到我们团队必须关注的病人的观念转变。”石对说道。

石教授表示,医生队伍还需要由健康相关服务提供者组成,包括高级护士、理疗师、健康教育者、普通护士、健康教练等。未来的医疗模式可能是在移动互联网的配合下,医患之间的一对一模式相对减少,其他医务人员的参与增加,患者群体的医疗模式分层次增加。

郑院士指出,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应该从点带面地释放人力资源;从横向到纵向再造医疗机构的运行模式;从地面到云,医疗资源应该下沉,互联网和分散的医疗服务应该用来提高效率。

来源:济南日报

标题:重构医疗资源:体制、技术、人才的多重推进

地址:http://www.jy2z.com/jnxw/5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