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13字,读完约2分钟
优衣库(Uniqlo)最近在市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这次是关于通过高科技试衣:在一个名为“umood”的项目的帮助下,一种利用脑电波为顾客选择衣服的全新购物体验在澳大利亚商店推出,优衣库可以帮助测试者根据自己的情绪选择衣服。
当然,这不是“脑电波”的最终应用。也许很多人都幻想过用想法来控制物体的行为,就像最近流行的电影《蚁人》(Ant Man)中的主角斯科特一样,他用脑电波控制蚂蚁一起工作,这样它们就可以爬上飞机,进入隧道。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像“想法”这样的脑波应用也可能使幻想成为可能。
大脑开放的时代
据报道,在优衣库的脑波服装选择体验中,顾客只需戴上耳机等传感器,面对大屏幕。几个视频会在屏幕上播放,比如一个女人在森林里看书,一只猫,一个跳舞的男人,樱花飘落等等。
每个片段将代表10多种不同的情绪氛围,在此期间脑电波将被诱导和接受,并最终被记录下来。在这个系统中,大脑情绪分为五个指标:兴趣点、偏好、注意力、压力和困倦,每个类别都有相应的ut系列(优衣库t恤系列)。据说优衣库准备了600件t恤来搭配。
目前优衣库(Uniqlo)的umood智能选装系统还没有计划在全球门店推出,但这种先进的选装方式预示着一种趋势,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传统的“试衣间”将真正成为历史。
优衣库不是脑波营销的鼻祖。事实上,搜索“脑电波”揭示了它有许多应用。
最近,捷豹路虎推出了一系列新的道路安全技术研究项目,旨在减少因驾驶员压力过大、注意力分散或偏离道路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其中之一,捷豹路虎意识感知项目,旨在研究汽车是否能有效地解读脑电波,从而判断驾驶员是在专注于驾驶,还是处于困倦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
这不是巧合。最近,宝马R&D人员改装了一辆宝马i3电动车。在演示中,通过将脑电波转换成驾驶指令,可以控制汽车在弯曲的跑道上行驶。引领“人机互动”
脑电波到底是什么?根据公众的解释,当大脑活跃时,脑电波是由大量神经元的突触后电位相加而形成的。它记录了大脑活动过程中无线电波的变化,这是大脑皮层或头皮表面脑神经细胞电生理活动的整体反应。
不同的人类活动会产生不同能量的电信号。例如,当心脏跳动时,它会产生1毫伏到2毫伏,当眼睛睁开和闭上时,它会产生5毫伏到6毫伏,而当人类做梦时,大脑会产生0.2毫伏到1毫伏。兴奋、紧张、昏迷和抑郁等情绪会影响大脑的电信号能量。
根据简单的逻辑,脑波技术最基本的思想是收集人类思维产生的电信号,利用大数据技术找出规律性,并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机器可识别的信号。
由于需要收集无线电波,最常见的方法是在头带上安装一个带有传感器的头带。
分析师指出,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传感器的类型将会多样化。可穿戴设备收集的脑波可以转换成计算机信号,通过简单的数据计算后,通过wifi传输到消费电子设备。同时,由于每个人在做出动作之前都会发出不同的脑电波,研究脑电波与动作之间的关系可以实现人机交互。
宾汉姆顿大学和美国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也在最近的《神经计算杂志》上说,志愿者应该阅读一些常见的首字母缩写词,如fbi或dvd,并测量他们大脑中与阅读和理解单词相关的脑电波。研究人员发现,即使你读同一个单词,每个人的脑电波特征也是不同的。
鉴于脑电波的独特性,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刷脑电波”的方法可以用来代替密码。
从实验到商品
然而,脑电波也很尴尬。因为大脑隐藏在厚头骨下,所以可以释放的信号非常有限。与心脏和四肢等器官的活动相比,释放的信号数量有所不同。
目前,可穿戴设备不能完全准确地捕获脑波信号,而这些信号是脑波技术应用的基础。因此,在未来,仍然有必要提高可穿戴设备的采集能力,同时也有必要拥有更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鉴于目前读取脑波的设备比较复杂,脑波技术暂时可能难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幸运的是,脑波已经应用于军事、医疗和航空航天领域。据报道,脑波是诊断癫痫的必要依据,脑波还有助于诊断各种颅内疾病,如中风、脑炎、脑瘤和代谢性脑病。脑电图仍然是目前研究睡眠最客观的基础。通过监测睡眠期间的脑电图变化,人们可以区分睡眠期间的不同时期。
目前,硅谷的初创公司已经将巨大的脑电波监控设备缩小到了耳机大小。当运算逻辑足够成熟时,脑波技术可以在临床上探索脑部疾病,一旦人类对自己的大脑有了更深的了解,就会创造出一个有利于生活的环境。事实上,在波士顿的一所大学实验室里,科学家们已经开始使用脑波技术+可穿戴设备来帮助病人减轻心理压力,减缓心跳。更令人兴奋的是,脑波技术产生的电流只有安全电流的1%。
至于通过想法实现真正的人机交互,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目前有更多的产品处于实验阶段。例如,“脑波电动轮椅”已经研发了近一年,但它仍然是一个实验室产品。现在,它对向前和向后的识别准确率已经超过了70%,而对左右的识别准确率只有30%,这需要R&D人员进一步测试。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脑波技术的采集、分析和交互技术仍需进一步完善。因此,军事、医疗、航天等领域将是脑波技术应用的重点。随着未来技术的发展,真正的人机交互可能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