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8字,读完约4分钟
济南:政府会资助搬迁吗?东部老工业区的企业急需安抚
"我们自愿搬家。"谈到此举的原因,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刘说。据刘介绍,山东中德发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将发酵工程服务外包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它主要提供发酵工程服务,如葡萄酒,调味品和生物制药,现在雇用了730多人。
2006年12月,公司在荔城区开元路11号租了一栋厂房,面积40亩,面积15000㎡。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场地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刘说:“我们觉得当时的厂房已经不能满足公司的发展。此外,结合城市的工业布局,我们意识到搬迁是迟早的事。”所以,在
2008年,该公司将其60%的生产车间迁至齐河。“我们想离开我们在济南的总部,但当时没有城市地区的土地指数,”刘说。因此,2012年8月31日,公司与临港开发区签订了入驻协议,建立公司总部。目前的办公空间每年租金为30万元。
21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临港经济开发区临港路北侧的公司新址,这里还是一片荒地,院墙不到一米高,远处有许多工厂在建。路边立着一个新工厂的俯视标志。“计划于今年5月在这里开工建设,并于今年年底竣工。为了集约利用土地,将建造高层工厂。”该公司基础设施部门负责人李鹏告诉记者。
"重新安置有许多负面影响。"
搬出土地紧张的市区可以为公司提供更多的生产空的房间,让他们充分利用,但在刘看来,搬家的好处似乎并不那么诱人。
"重新安置有许多负面影响。"刘对说道。最大的负面影响是距离太远。“我们在齐河的厂区。许多员工住在济南。他们一天要送四辆公共汽车,仅运输一项每年就要花费100多万元。济南的工厂区至少要开两辆公交车,这也带来了大量的交通投资。”
“对于公司的基层员工来说,不管他们在哪个公司,如果他们觉得合适,他们都会留下来工作,如果觉得不合适,他们会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对一些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说,如果他们离城市太远,生活不方便,他们就不愿意来。”从市里搬走后,刘最担心的是招聘的困难和人才的流失。
俗话说,“动一次,穷三年。”
刘说:“一次搬三年是民间的说法,企业搬迁也是如此。”
刘对记者做了粗略的计算:“临港经济开发区另一边的厂区征地近1000万元,处理费1000万元,其中配套300多万元,人防工程200万元,劳务协调180万元。此外,还有规划费、环境影响评估费和其他费用,在开工前需要近1000万英镑。”
这只是手续费用。该工程将耗资近7000万元。厂房建成后,设备将被购买和搬迁。“有些设备可能会继续在原来的地方使用,但在移动时往往会被淘汰。据我计算,该设备将耗资3000多万元。”刘说,改造和绿化完成后,“一整套搬迁将耗资1亿多元”
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资金,一是营业收入,二是银行贷款。银行贷款主要为生产经营提供流动资金贷款,很少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长期贷款。该公司只能从私人高成本贷款中借款和融资,这种贷款使用起来非常昂贵。”刘对说道。
“有很多问题,我不知道该问谁。”
记者了解到,虽然济南已被纳入市区老工业区搬迁试点,但所有90家企业都将搬迁
到目前为止,这些搬迁后的企业是否会得到补贴,政府是否会有相关的扶持政策,对企业来说还不确定。
"我们的企业迫切需要政府给我们一个保证."刘说,他希望政府能给搬迁企业一个证明。“无论是发放许可证还是文件,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我们是在被拆迁企业的范围内,我们可以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最直接的支持是面向政策的,例如:简化手续、减少或推迟土地转让费、辅助费和临时租金补贴。如果有支持,应该尽快落实。”
“我现在有很多问题,但我不知道该问谁。没有任何组织负责我们的搬迁。”向上的沟通渠道不畅通,心中的疑惑无法及时得到解答,这也使得企业的心很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