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0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和社交网络,“朋友圈”作为一个网络熟人社会,逐渐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然而,由于“朋友圈”属于封闭的传播环境,自我纠错能力弱,广告和谣言充斥其中,严重污染了“朋友圈”的社会生态。

公共福利?广告销售!

今年年初,辽宁铁岭市民吴凯在“朋友圈”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同仁医院丁桂聪主任求援!为了寻找需要助听器的儿童,这位著名的澳大利亚华人慈善家计划在中国捐赠10万只助听器。请将需要帮助的孩子的信息发送至电子邮件。”

小吴的表哥碰巧患有感音神经性耳聋,所以小吴通过电子邮件把他表哥的信息和他的联系方式发给了对方,但是等了三个多月,对方还是没有回复,但是他的手机经常收到一些宣传进口儿童助听器的短信或者电话。

事实上,类似的消息在2012年出现在微博上。“但现在我不知道是谁加上了同仁医院主任丁桂聪,而且医院也没有这位医生。”小吴告诉记者。

近日,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杨女士参加了“朋友圈”中一家儿童摄影店公开号码发布的“赞美抽奖”,并填写了联系电话。结果,奖品没有被抽取,但她每隔一段时间就接到一个销售电话。“今后我不会转发类似的活动。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个人信息和炸弹销售,这将是不值得的蜡烛。”杨女士说。

寻求帮助?涉嫌欺诈!

“昨晚一个高中生的钱包掉在出租车里了。他是一名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中生。有一张身份证,名字是孙超,联系电话...请转过身去!”今年高考前夕,天津网友嘟嘟在“朋友圈”里看到了这条帮助信息。这些信息也在qq群、微博和其他社交平台上转发,许多热心的人转发这些信息来帮助找到“主人”。

然而,在拨打电话后,一些网民发现,预留的手机号码属于吉林省白城市,而不是内蒙古赤峰市。据了解,这条消息已经出现在黑龙江、吉林等地,甚至内容完全相同。

除了“孙超丢了钱包”之外,“张静杰找被拐三岁小孩”的求助信息也在“朋友圈”里广为流传。经过警方调查,发现短信中的孩子的照片是韩国的童星。

天津警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网上流传的一些帮助信息是真实的,但大多数都是虚假信息。这种求助电话不排除接电话或通过其他方式诈骗的可能性。

游戏?获取信息!

随着“朋友圈”的流行,“朋友圈”传播的“测试”游戏已经成为犯罪分子捕捉用户信息的新把戏。辽宁省铁岭市公安局政治部负责人表示,当微信用户查看并填写犯罪分子发送的网站链接时,后台数据库会将用户的微信号与他们的姓名关联起来,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微信数据和地理位置,这将带来无穷的麻烦。

此外,一些微信公众账户扮演着造谣者的角色,通过发布谣言达到增加人气的目的,从而吸引广告获利。去年,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微信十条”,为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文明与法治立下了规矩和底线,也为“朋友圈”的传言划上了“亮剑”。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网络研究室副主任张认为,网民应该提高对“朋友圈”信息的媒体认知和信息辨别能力。对于一些他们无法确认的信息,他们可以通过在网上搜索官方信息或打电话询问来辨别其真假,然后决定是否转发。如果他们感到可疑,他们可以通过正式渠道举报。

来源:济南日报

标题:假慈善真广告难分辨 "朋友圈"别成了"坑"友圈

地址:http://www.jy2z.com/jnxw/5880.html